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義大利海王子對上英國紳士-人操魚雷戰

By 高仔
←義大利人操魚雷SLC,為了方便人員操作而降低了航速延長續航力,並附有可附著於敵艦船身上之固定裝置
(歡迎至MDC第二論壇相關欄位參與討論)

  義大利王家海軍(RM)雖然在二次大戰中無甚建樹,多數時候被弱小的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兜著當猴戲耍來玩,但是在這其中也有一流精銳組織的歷戰勁旅,那就是義大利王家海軍水下爆破隊「第十特攻艇隊(X MAS)」。其實早從二次大戰爆發以前,義大利海軍就認為地中海獨特的淺水和複雜海岸線環境很適合運用小艦隊實施特種作戰,因此開發了人操魚雷(Siluro a Lenta Corsa,SLC,慢速魚雷),並改裝了數艘潛水艇成為特戰母艦,這種卓越的先見之明雖然非常具前瞻性,但卻因為義大利在墨索里尼的一意孤行下毫無準備的突然參戰,而令義大利海軍特戰部隊的美意打了折扣。####

←義大利海軍第十特攻艇隊徽章

  1940年11月11日英國皇家海軍以航空母艦空襲大蘭多軍港的義大利戰艦群,之後又在一連串海戰中重挫義大利海軍,顛覆了地中海戰區義軍強英軍弱的軍事天平,迫使義大利艦隊主力龜縮港中,成為影響力甚微的一支存在海軍。

  為了扭轉地中海的不利情勢,義大利海軍決意突襲英軍在北非最大的軍港:亞歷山大港,只要能夠擊傷擊沉部份英軍艦艇,就能稍微扳回一些水面艦隊的戰力劣勢。義大利海軍六百噸級輕型特戰母艦「謝利號(Scire)」潛艇於1941年12月3日,搭載了人操魚雷與特戰蛙人隊員,從位於義大利北部,熱那亞南方最大的軍港拉斯佩齊亞(La Spezia)出航,航向亞歷山大港。

←搭載人操魚雷於甲板上的義大利特戰母艦「謝利號」潛艇







  歷經了2週半的航行,1941年12月19日謝利號潛艇於亞歷山大港外的深度15公尺水域釋放人操魚雷,著裝完畢的義大利蛙人遂坐上這些魚雷,航向充滿各式反潛網、水下堵塞物、探照燈與岸砲森嚴守備下的亞歷山大港。

  突襲行動的指揮官路奇.杜蘭.德.拉.潘海軍中尉(Luigi Durand de la Penne),是出身熱內亞的義大利海軍特戰潛水隊員第一把交椅,他指揮五名部下騎著三枚人操魚雷,穿越數道反潛攔阻網,在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堅定號(HMS Valiant)兩條英軍戰艦和挪威油槽船沙貢那(Sagona)號上安裝好了魚雷,但一行人卻在脫逃返航母艦途中被英軍俘虜。

←路奇.杜蘭.德.拉.潘海軍中尉照

  英軍對德拉潘中尉拷問希望他招出到底在港口內動了什麼手腳,但是德拉潘堅不吐露半句情報,直到三小時過後,德拉潘才對英軍勸告:「快叫你們的船員從這三艘船上棄艦,因為幾分鐘以內它們就會爆炸了。」

  雖然知道了是哪些船被安裝炸彈,但英國海軍明顯沒有時間去拆除它們,所以只得進行緊急疏散,結果伊莉莎白女王號、堅定號兩艘三萬噸級的戰列艦均因船底大破而沉沒坐底,驅逐艦賈維斯號則被油槽船沙貢那號的爆炸捲入而嚴重受損。

←此次擔任苦主的皇家海軍主力艦:兩條QE級戰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與堅定號












←遭到重傷的英國J級驅逐艦賈維斯號












  雖然除了當場被炸碎的沙貢那號以外,兩艘英軍QE級戰艦均因沉沒在港中的深度夠淺而勉強能打撈起來修復,賈維斯號的損失也不致於到除退役的程度,但這三艦均經過長達半年的大修才返回皇家海軍陣容,義大利特戰隊員未喪一人半艦,就令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戰力頓時折半,堪稱特戰史上的輝煌成就,只是義大利海軍未能善用此一時機擴大戰果而已。

  由於德拉潘中尉的勇氣,他成功地完成了身為義大利軍人應盡的責任,同時又將英軍的死傷降低到最低限度的8人而非本來可能會導致的數千人浮屍亞歷山大港,因此受到義大利與英國雙方的敬佩讚賞,而義大利海軍水下人操魚雷隊也因1941年12月19號的這場突襲一戰成名。

  雖然德拉潘中尉與他的隊員們在爆炸時的混亂趁機逃脫,但之後又被英軍再度俘虜,被收押在北非的戰俘營中,直到1943年九月八日義大利向盟軍投降為止。之後因為義大利王國加入了盟軍陣營,所以德拉潘中尉得以被釋放,回到義大利海軍重建水下爆破隊,對抗實質上被納粹德國所操作的墨索里尼餘黨:義大利社會共和國軍。

←義大利海軍特戰母艦「格列卡勒號」驅逐艦









  德拉潘在1944年六月22日與英軍特戰單位聯合作戰,搭乘義大利王家海軍驅逐艦格列卡勒號(RIN Grecale),突襲過去義大利潛艇部隊的老本家拉斯佩齊亞軍港,爆破了兩艘墨索里尼所屬的社會共和國海軍巡洋艦:波札那號(Bolzano)與克拉齊亞號(Gorizia),除此之外亦多次親率子弟兵上陣,為盟軍在地中海打擊軸心勢力屢建奇功。

  戰後德拉潘一路官拜海軍少將,以水下爆破作業的專家身份積極整建新義大利共和國海軍特戰隊(COMSUBIN),並給予歐美盟國豐富的作戰經驗參考,基於他廣受同盟國和義大利雙方的高度評價和輝煌功蹟,他於1992年去世在孕育他海洋冒險精神的故鄉:北義大利的港都熱內亞。

  所以,在1993年下水的義大利新式飛彈驅逐艦就順勢冠上了德拉潘之名(Durand de la Penne class),以紀念這位義大利海軍英雄人物的事蹟,讓其武德精神能從二次大戰持續到二十一世紀仍為現代義大利軍的精神表率。

←現代義大利海軍飛彈驅逐艦「杜蘭.德.拉.潘級」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近代火砲種類概說簡介

By 高仔
←可以歸類成加農類的沙皇砲
(歡迎至MDC第二論壇相關欄位參與討論)
加農砲(Cannon)
  在中國人發明火藥之後,起初以無砲身的火箭方式來運用,彈道並不穩定而只能起到騷擾和傳達信號的效果,直到宋代才出現了青銅鑄造的真正意義火砲。火藥的配方與鑄砲術隨著蒙古西征而傳播到歐洲,起初馬穆魯克人也學習操作火砲來對抗蒙古侵略者,13世紀末期就已經出現了以操作火砲為專業的職業傭兵集團了。14 世紀百年戰爭期間,英法兩國首度將青銅火砲投入了戰場上,即使它們準確度太差而只能在野戰中起到嚇人的效果,攻城時因為無法曲射,發揮的威力也不若傳統的秤車投石機。可以確定的是,加農砲這個名稱應該就是在百年戰爭期間定下來的,意思是「空心圓筒」,很確切地描述了這種早期前裝滑膛砲的特徵。####

←元代青銅砲










←攻陷君士坦丁堡的800mm烏爾班巨砲












  不過火砲的鑄造與運用在15世紀趨於成熟,拜占廷軍將加農砲縮小而製造了長管砲,用來配備給士兵發射散彈,或是配備在戰艦甲板上殺傷敵兵;匈牙利砲術師烏爾班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建造了各式巨型攻城砲,在君士坦丁堡戰役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力量。自此之後,加農砲就被廣泛運用在陸戰與海戰的範疇中,16世紀時由於鑄鐵技術的精進和大砲需求量的激增,因此開始出現了鐵製的加農砲。

←陸戰用的加農砲








←海軍用的艦載加農砲

 













  依尺寸不同,從12磅的小型加農砲,到64磅的大口徑加農砲,重量可以從2噸到10噸,包括了各式各樣的種類;但總體而言,加農砲是非常沉重、複雜、高威力的武器。加農砲普遍說來都是設計為了直線地發射砲彈(雖然隨著砲術的進步,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到不可能使砲彈呈物理的一直線前進),因此擁有用來穩定彈道的空心砲筒,同時為了方便裝填而採用了滑膛前裝式的設計。


←南北戰爭時代的鋼製加農砲










  現代的加農砲則與線式戰術時代的加農砲定義有些許差別,不論是滑膛或是線膛砲,擁有40以上倍徑比(砲管長度之於砲口徑的倍數),彈道低伸平直的長管火砲,就稱得上是加農砲了。反之,低於40倍徑以下、以曲射為主要設計目標的火砲則歸類於榴彈砲。


長管砲(Culverin)

  與蛻變自攻城砲的加農砲不同,加爾巴林長管砲的前身是手提式的散彈手砲,和火繩槍可說是系出同源的兄弟。而長管砲也保留了手砲時期的長筒砲身,因此而有效延長了彈道的拋物線距離,進而增加了射程。加爾巴林這詞的語源來自拉丁語的colubrinus,是意指「如蛇一般的」形容詞,可以想像是形容長管砲細長砲身而來的誇飾說法。英文則稱呼這種火砲為 半加農(Demi-Cannon),用來表示長管砲的口徑比加農砲要小。不過就廣義來說,長管砲其實也算得上是一種加農砲。

←一種早期的簡陋長管砲





  







←輕量化的半加農砲

17世紀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鑄造了大量的9磅輕長砲,這種1噸不到的輕型火砲非常適用於裝船遠征,只需要兩匹駑馬或是20名士兵就能輕易的牽引到戰場,這種富機動性的野戰砲也令歐洲國家群起效法,此後輕型長管砲成為了歐陸諸國陸軍的主要基層支援火器。

  這種長管火砲也被歐洲航海家在16~17世紀左右傳回了中國,並獲得明清軍方高度的重視。由於當年波斯語稱呼白種人為Firangi(法蘭克人),而中國官方與歐洲商人的通譯又多半是波斯人或印度人,所以將這種新式火砲命名為佛郎機,用以汰換軍隊中配備的舊式火砲。

  不管是哪一種長管砲,口徑最大的也只有五吋,僅能發射20~32磅左右,差不多橘子尺寸的小砲彈,威力十分有限。然而,長管砲也因小口徑而得到了輕巧的優勢,平均2噸以下的輕量化使它成為能用馬匹拖拉、步兵也有可能靠人力推著走的方便武器,長管砲因此被大量生產普及在歐陸各國的陸軍中。



←海軍用的艦載長管砲

  在海軍領域裡,長管砲則因為尺寸與重量較小,適合搭載到商船上而廣受英國、荷蘭、瑞典、丹麥等國的武裝商船青睞,同時探險家也能把船載的長管砲輕易卸下, 搬到岸上成為陸用的輕野戰砲;此外長管砲的射程也比加農砲要長,倘若透過熟練的操船技術,則有可能在敵軍的射程之外單方面的進行攻擊。

←近戰用的旋迴散彈砲

  也有一些更小型的長管砲被安裝在砲台上,靠人力來旋轉,朝敵艦上發射致命的鉛珠散彈,這種小型化的長管砲被稱為迴轉砲(Swivel gun),在兩艦接舷肉搏戰時是非常有效的支援火器。

  然而,長管砲的火力很差是不爭的事實,它只能對敵艦起到騷擾的效果,如果不搭配鏈彈或散彈筒的話就毫無威力可言,因此正規的軍艦多半都還是搭載大口徑的加農砲為主流。








短重砲(Carronade)

←19世紀中葉英國海軍戰艦上的短重砲

  大約在18世紀晚期,英國海軍在七年戰爭結束之後遭到裁減預算,歷經了二十年的和平後早已逐漸失去船艦在質與量方面的優勢,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受到美國、法國、西班牙海軍的強力挑戰而陷入危機,英國急需一種能夠在現有船隻上改裝的新兵器來挽救局勢。

  英國退役陸軍少將羅伯特.麥爾維利於是根據他在印度作戰攻城掠地的經驗,提案將陸軍用的大口徑臼砲改良成一種平射的大口徑艦砲,如此一來在同樣空間上裝置的火砲威力更強,戰艦的齊射火力就能瞬間增加好幾倍。舉例來說,傳統的32磅長管加農砲淨重超過三噸,但是如果改用短重砲概念的話,同樣威力的32磅砲至少可以減重到1.5噸左右。這種概念很快被交付給卡羅鐵工廠(Carron Ironworks)來開發,因此被命名為卡羅納德短重砲(Carronade)。

  雖然短重砲沒來得及趕上獨立戰爭,但是在隨後英國海軍1780~90年代的大規模艦隊重建整備計畫中,短重砲被大量生產並搭載到舊式的戰列艦與小型巡防艦上,使這些經過火力提升的軍艦成為潛在的船艦殺手。

  例如說1795年由東印度公司的西班牙大帆船臨時改裝而來、56門砲的四級戰列艦格拉頓號(HMS Glatton),實驗性地將船上所有的加農砲換裝成短重砲,她一共裝備了28門64磅短重砲與28門32磅短重砲,使她一舉擁有超越一級百門砲戰列艦的近距火力。

←勝利號上的68磅短重砲

  英軍的戰列艦也陸續改裝了短重砲,例如勝利號(HMS Victory)就在特拉法加海戰前夕於前檣樓裝上了兩門68磅超級短重砲,在勝利號率領英艦縱隊攔腰撞向法軍戰列之時,僅是這兩門大砲所發射的葡萄彈,就讓運氣不佳擋在勝利號前方的法軍80門砲二級戰列艦布森陶爾號(Bucentaure)折斷了三枝桅杆,瞬間損失了197名船員而當場失去戰鬥力。

  雖然短重砲是很有魅力的點子,但它也有許多缺點,英國海軍很快就發現因為砲身不夠重而口徑太大,短重砲裝在傳統滑車上開火時往往會因為後座力而朝後噴飛,扯斷繩索砸死船員,甚至會從甲板另一側衝出戰艦落海。這使得大部份的短重砲都安裝在一種方塊狀的砲台上以防滑動。另外,短管小倍徑砲身也帶來了小便彈道的問題,短重砲明顯是一種必須貼近敵艦才能發揮威力的武器,許多老派海軍將官也都批評這種極端的概念,因此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皇家海軍又有許多船隻拆除了短重砲改裝回加農砲。


←19世紀初的24磅短重砲










  不過實際在前線操作使用的船長們,卻都對於短重砲一面倒的稱讚和擁護,新生的美國海軍則是短重砲最熱烈的支持者。許多美國巡防艦都配備了超額的大口徑短重砲,在面對英國海軍或巴巴利海盜時,對手在美軍把大砲推出砲門前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短重砲確實為輕型艦艇對抗大型船舶提供了一個可靠而有效的可能性。


榴彈砲(Howitzer)

←在馬車掩護下開火的胡斯黨榴彈砲兵

  15 世紀胡斯黨之亂時,捷克民兵運用當時最新科技的槍砲來對抗教皇麾下的騎士大軍,因此而激發了不少嶄新的創意。胡斯黨人發現他們運用火砲時往往因為民兵聚集在前方而容易誤傷到自己人,但是把火砲擺放到前線又容易被敵軍騎兵衝鋒給破壞掉,所以開始構想一種能夠像弓箭那樣,讓彈道越過前方的友軍,砸落在敵陣裡的曲射武器。

  而榴彈砲這個字的原文Howitzer,就是來自於德語中的「人群殺手(Haufen- bühse)」,或著是「破城砲(Hauptbüchse)」這一類描述的詞匯,經過荷蘭人傳到了英國而成為今天的名稱。
←配備不同大小石彈的榴彈砲

  由此可知榴彈砲誕生目的非常之單純:越過我軍頭上,砸落在敵陣裡,殺傷敵軍兵力。概念簡單操作起來卻不容易,榴彈砲要能準確的砸在敵軍頭上需要高超的砲術和精密的彈道計算,不像加農砲直直射出去,就能像打保齡球瓶一樣把敵兵割倒在地。

  至少榴彈砲有一個好處,因為把仰角抬高了,所以砲彈的射程也隨之提高了;比起只能在目視距離內,大概三百至五百公尺以內使用的文藝復興時代青銅加農砲,同一時代的野戰砲至少擁有一英哩(1600公尺)級數的射程。這表示在敵我雙方接觸之前,榴彈砲可以拿來偷打幾發讓敵人的騎兵嚇的摔下馬,至少能起到騷擾壯勢的效果。攻城時也可以發射火球到城池裡,不必打碎城牆就能製造混亂。

←中世紀榴彈砲

  不過到了18世紀,隨著砲術與砲彈的進步,人們開始把手擲式的榴彈放大,塞進這種曲射砲裡,投射到敵陣中;雖然這些早期榴彈會爆炸但稱不上是真正意義的「開花彈」,因為那只不過就是接了引信的大尺寸不定時炸彈而已,不能和19世紀中葉開發出來的觸發引信榴彈相比。因為砲彈會爆炸,殺傷的區域變廣了,所以榴彈砲才真正有了實際軍事意義上的價值。

  由於砲術不斷精進,拿破崙戰爭時代的榴彈砲已經有足夠的精度可以控制在步兵方陣裡著彈並爆炸,這使得步兵不敢輕易結成方陣來防備騎兵進攻,因為砲兵的火力已經超越了騎兵可能造成的破壞;隨著時代變遷,榴彈砲也成為一種具有確實威脅的火力。

臼砲、迫擊砲(Mortar)

←陸戰臼砲

  臼砲是一種大口徑但卻短砲身的曲射砲,主要用來發射拋物線彈道的巨彈,用來攻擊在高牆掩護下的敵城內部,是一種典型的攻城武器。與現代輕巧的迫擊砲不同,古代的臼砲都是一些大尺寸的怪物,是只有在圍城作戰中才有餘力輸送和怖署的重武器,一般不會用在野戰之中。

  短砲身雖然讓射程變短了,但短砲身的優勢是可以讓火藥產生的化學能全部用於推進砲彈飛出而不是耗損在與砲管的摩擦中,因此短砲身可以讓同樣份量的火藥發射出更重更大的砲彈,這使得臼砲在攻擊固定城塞目標時,擁有比加農砲或長管砲都要更理想的火力輸出。

←臼砲岸轟艦

  出人意料之外,風帆時代的海戰中也有以臼砲為主要武裝的船艦。英國皇家海軍為了岸轟,在一些中小型艦艇上安裝了大口徑臼砲而成為近岸砲艦,這種臼砲岸轟艦在拿破崙戰爭與克里米亞戰爭中,都十分活躍地發揮了超乎預想的威力。








========補充解說:砲彈的種類
=============

實心彈(Round Shot)


←配備實心彈的加農砲

  最初火砲剛被發明時,想必也曾經歷過一段不知該選用什麼東西當作砲彈的時代,所幸這個嘗試錯誤的過程被宋人與蒙古人先進行過一輪了,挨過圓形石彈的歐洲人很快就瞭解並且嘗試將投石機用的石塊打磨成符合砲彈口徑的石彈。

  大約在17世紀,隨著冶金術的進步與鑄模灌製法的成熟,才開始出現了鐵製砲彈。不過這並非為了增加破壞力,而是基於砲彈消耗量增加,而必須採用低成本且能快速製造的砲彈材料而作出的選擇。同樣是圓形實心彈,當代小口徑槍枝則是選擇了鉛與銅等材料來製造彈丸。

  實心彈是以當時的技術而言所能打造出來最具單點貫穿力的砲彈,陸戰時它是破城最有力的彈種,它有良好的氣動外形可以保證在任何不確定的翻滾下都能夠對抗阻力向前飛行,其重量也帶來了令人信賴的準確度(比較級的)。


←使用軟木塞製造的實心彈裝彈筒,可以增加砲彈的初速與彈道準確度

  不過由於寸法測量的精度極限,工業革命以前畢竟不可能打造出口徑與彈徑完全相合的精密火砲與砲彈,這使得大部份用來推進砲彈的火藥所產生的化學能,都在砲彈與管壁之間的縫隙逸散流失掉了。中世紀的砲術職人,為了克服這種狀況,而發明了使用裝彈筒(Sabot)包覆住實心彈,使它能在口徑較大的砲彈裡使用的技術。這種裝彈筒的設計提升了實心彈的初速,能使所有的化學能轉換為推進力,對於創造出今日坦克所用的「脫殼穿甲彈」帶來了絕大的影響。

  實心彈也同樣在海軍中廣為使用,它能用來擊破敵軍戰艦的船殼,產生碎片進而殺傷癱瘓敵艦的側舷火砲。不過隨著風帆戰艦的大型化,加農砲發射的實心彈已經無法貫穿大型戰列艦的厚實橡木殼,所以某些國家的海軍開始思考變通之道:由於使用強裝藥會使得砲身炸裂,於是將兩顆加農砲彈塞進同一尊加農砲裡發射,這種砲彈被稱為連珠彈(2-Round-Shot);第二顆砲彈雖然會理所當然的滑開,但卻可以將嵌進木板裡的第一彈往前推得更深入而破壞船殼結構,可說是近代覆帽穿甲彈概念的前身。


炸裂彈(Carcass)


←卡卡謝炸裂彈

  近代歐洲史上最早有記錄使用帶引信炸彈的國家,是17世紀末路易十四主政下的法國。富有雄心且精力充沛的路易十四對於陸海軍事務和新科技都有極大的興趣,他給兵工學者開出賞金要求開發革命性的新砲彈,科學基礎深厚的法國也不缺這方面的人材,因此有專家呈上了這種可以塞填炸藥、飛向敵陣後爆炸的炸裂榴彈─── 卡卡謝。

  卡卡謝的外形並不像動漫畫作品中描述的那麼簡單,就是鐵球上開了一個接引信的洞而已。炸彈的球體中心裝載著火藥,而引信其實是埋在砲彈深處避免被發射時的爆風吹熄,砲彈表面挖了三到五個以上的氣孔,用來提供氧氣供引信延燒;這些氣孔也能在砲彈爆炸時將熱燄與爆風噴散向四週,而不是讓火藥在彈體裡悶炸失去效用。

  光聽以上的描述也知道,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武器系統。操作卡卡謝炸彈需要經驗極為豐富的砲術師傅,從製造彈體、設置引信長度、裝填砲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會出錯,因此炸裂彈的價格十分高昂,事實上在實戰中不曾大批使用過。

  但是繼法國陸軍之後,英國海軍與普魯士陸軍也都陸續跟進採用了這種很有魅力的新兵器,經過改良之後,總算是使得炸裂彈的成本下降到可以接受但還是不便宜的水準;炸裂彈可以拿來縱火、驚嚇馬匹、或著攻擊城市,在被19世紀中葉的觸發引信榴彈取代前都作為少量集中投入的決定性武器而活躍著。


葡萄彈(Grape Shot)


←18世紀的袋裝葡萄彈

  很早就有人發現,單發的大口徑砲彈雖然具有足夠的貫穿力,但是在野戰砲擊敵軍時,往往只是從人群中滾過,造成一排缺口的小損害而已。有沒有可能讓大砲一口氣消滅整個面的敵軍士兵呢?基於這樣的想法,於是開始有人嘗試各種不同大小的散彈,從14世紀開始就已經出現在一門火砲中塞入許多小型石彈或是刀叉鐵釘等刃器的想法了。

  不過從反覆戰鬥中得出的經驗總結,發現小口徑的彈丸射程太短太散,跟步槍的射程沒差兩樣而使砲兵身陷敵軍火線下的風險,而大口徑的彈丸又不夠多無法起到區域壓制的效果,所以後來採取了大約2~4磅左右的中型彈丸,採用網袋包捆成一束的中口徑散彈。這種散彈因為捆包在一起時很像結實纍纍的葡萄串,而被命名為葡萄彈。

←葡萄彈的設計圖

  葡萄彈的射程雖然比不過實心彈,但可以在300~500公尺左右對砲口前方造成毀滅性的殺傷效果,一門裝填了葡萄彈的加農砲在適當的時機發射,可以瞬間撂倒數十名敵兵,足以使一個步兵中隊潰散;反之如果是實心彈的話,運氣不好可能敵軍從一哩外走到射程距離內都死不了人。

  海戰時葡萄彈也是殺傷敵艦船員的重要武器,它可以把操帆的水手和甲板上的軍官打倒,從而達到癱瘓敵艦的目標。


散彈(Case Shot、Canister Shot)

  雖然葡萄彈是很不錯的東西,不過畢竟彈丸數有限,所以殺傷效果比不過散彈的近距離射擊。所以就有人構想出了以一個方法:用薄鐵製的彈筒裝填鉛珠彈丸,把這個彈筒打出去,彈筒著地破裂之後子彈就會因為動能的傳遞而四處噴射橫飛、殺傷敵兵了。如此一來,就使得散彈具備了跟葡萄彈一樣能在中距離發射的能力,而且不會減損其對人殺傷的效率。後來有人發現在彈筒的芯部設置小型的火藥包可以更有效地把散彈炸飛來殺傷敵兵,這個方法很快就被傳開並且廣為運用。

←18世紀的海軍砲用筒裝散彈











←散彈筒內的裝填物










鏈彈(Chain Shot)


←由鐵鏈相連的鏈彈

  鏈彈是一種海軍用的砲彈,它以鐵鏈將兩顆比砲膛要小的小砲彈串連在一起,發射之後會因為砲膛和彈丸無法達到緊密咬合而滾動,自然而然地在射出砲管後會變成第一顆砲彈拖著第二顆砲彈,呈現離心甩動的效果。

  這時,兩顆小砲彈之間的鐵鏈便挾著極高速度撞向敵軍戰艦的風帆與索具,它會將風帆扯出大洞,並且扯斷用來固定風帆的繩索;倘若運氣夠好瞄得夠準的話,鏈彈可以扯斷敵艦的桅杆,讓它當場倒下而喪失機動力。

  換言之,鏈彈是一種海軍用來封鎖敵艦行動力的武器。它的有效射程只比葡萄彈和散彈要好一點,雖然射程遠不及實心彈,但卻能發揮比實心彈要明顯而具體的效果。棒彈(Bar-Shot)與鏈彈具備類似的效果,使用的場合與時機也相同。

中國傳統兵制與戰術的演化-上古~春秋篇

By 高仔
←西周時代的戰車
(歡迎至MDC第二論壇相關欄位參與討論)


上古時代───軍隊的誕生
  由於上古中國最早有史料文字與城邑遺跡可考的政權是商朝(夏的存在嚴格來說,雖然有遺址但卻欠缺可信的文字資料,所以只能暫時視為未證實的傳說),所以筆者從這個時期開始討論中國戰爭的型態。在距今大約4000年前的黃河流域居民,為了克服強大的自然災害,於是發展出了一套原始的社會組織,以有效率地運用勞動力來建設水利工程、種植作物、以及建立城邑抵抗異族的入侵。
由部落社會進步到最初的國家,隨著統治者的世襲化與神聖化,階級也就隨之出現了明顯的差別,此後直到周朝為止,奴隸一直都是上古中國相當重要的勞動力與兵力來源。####

  雖然比商略為早期的二里頭遺址已經發掘了青銅製的刀劍,但數量極少,事實上不可能大量配備於軍隊中(也有學者認為這是與西方民族交易得到的貨物),因此相較於使用晚期打磨石器的奴隸/民兵部隊而言,貴族持有的青銅刀可說是非常貴重的武器,甚至能說是與搭乘馬車同為高級人士身份地位的象徵。

  商代的貴族階級們也開始將畜力投入在戰爭之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馬拉戰車的出現。由於中原所產的馬種此時都仍是短小壯碩的類型(近似於今日之蒙古馬與日本馬),事實上讓人騎乘戰鬥有物理上的困難,再加上此時代尚缺乏令單兵控制馬匹的有效方法,所以採取了用兩匹馬來拖拉車輛,再從車輛上使用長柄武器或弓箭來攻擊敵兵的戰車戰術。

  戰車的導入使得商代的軍事體制開始有了集團戰術的雛形,可以想像的到商民族在開始使用這種新戰術之後,令週邊民族的原始武力望而生畏,宛如西亞地區的希克索人一樣取得了軍事科技上的壓倒性優勢;因此這個時代的軍事戰術也就理所當然地環繞著戰車來進行編制與組織。

  商代的戰車與同一時代西亞民族所使用的戰車極為類似,基本上是以三名貴族武士(甲士/車兵)搭乘其上,以一人操縱、一人持長柄刃器、一人持弓的方式來進行戰鬥。相較起此時代尚無有效反戰車手段的步卒而言,戰車的存在可說是非常巨大的威脅,貴族與國家之間也都是以戰車的數量來判定其軍事實力。

  附帶一提,雖然同一時間的長江流域(吳.楚)也已經出現了原始的國家文明,但可能因為南方地形上多濕地沼地之限制,最終並未如同中原的華夏部落那樣,發展出同類型的車戰技術。

  雖然戰車的威力驚人,但與臨時就能召集奴隸集結而成的步兵不同,維持戰車部隊需要龐大的花費與農業生產作為支撐,軍馬的飼育也是龐大的開銷。隨著商代定都於殷(河南安陽)之後,隨即對鄰近的部落國家進行戰爭以積極地擴大領土,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卻令疆域擴大到其原始的國家體制難以支撐的程度,使得商西部的附庸王國───周有了可趁之機。

  在商代,商本土周圍有許多懾於其軍事力量,因此與其締造盟約的小國;位於西方邊境的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勢力。雖說周受到商的文化影響,並且也奉行親密的聯姻與納貢外交,國君也自稱為伯(服從商王的邊境總督爵位),但是商始終未能真正介入周的內政,僅能以周的王族作為人質來進行要脅,以試圖逼迫周在外交談判時居於被動下位。

  但在經過姬昌長期的經營、併吞弱小部落與征伐西方遊牧部落(犬戎,今甘肅一帶原住民)以擴大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影響力後,周的總體國力在姬發時代全面超越了商,並在牧野戰役中擊潰了商軍,以中國史上最初一個征服華夏民族的邊境部落之姿入主中原。

  嚴格地說來,周的軍事戰術大體上沿襲殷商而沒有太大的改變,馬拉戰車與輕裝步兵仍執有戰爭的主導權,雖然周人在牧野會戰中有投入重裝步兵(虎賁甲士)的記錄,但數量上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程度(四萬五千中有三千───加上戰車上的甲士也只有四千左右,四萬五千這個分母本身的可能性也頗受質疑,筆者認為去掉一個零會是比較可信的數目)。

  然而,在管理方式與兵源制度上的法規化,卻是中國史上第一次軍政系統發生的重大革命。脆弱的上古經濟要維持一支大規模的常備軍從預算層面上來看是不可能的,因此保有一支精銳少數的常備陸軍,和一支龐大有潛力的後備部隊才是合理的想法。

  可能是認識到了商因為缺乏有效控制廣大領土的體制,最終因為軍事力的分散和稀薄化而步向失敗,因此周人在周武王姬發之弟姬旦的規劃下,設計了一套有效而嚴謹的宗族封建體制。與西方國家以君臣契約為核心的封建制度不同,中國的封建制是以血緣作為礎石,建立在同宗室的血親貴族之間的互助盟約體制。

  最初的周代封建僅只於希望儘快解決戰後問題的便宜之計,對於前朝殘餘的舊勢力採取最大的容忍方針,然而在東部的三監封國與商國殘黨的武庚反亂之後,姬旦又進行了武力鎮壓,並且正式制定了周代的禮儀和封建制度,揭開了周民族以貴族諸侯領導下的武裝殖民為主軸的統治史。在以少數征服多數的殖民統治背景之下,周人開始以興築城塞來作為鞏固統治和確保據點的手段,隨著城池一座座的完工,新的社會階級也隨之出現。

西周軍制───新階級制度與新領土的經營

  周代的軍隊主要由三種社會階級所構成,首先就是統治封國的貴族,這些貴族作為指揮戰爭的將帥或戰車的駕駛者,對他們而言參與戰爭可以說是跟日常狩獵或射箭比試沒什麼兩樣的一種盛大娛樂活動。貴族子弟本身就是熟練各種戰技的精銳武士,在嫡長繼承體制下的周代,有許多旁系與非嫡長的貴族都成了少數精銳的常備軍人。

  士大夫.都市居民(國人)這些較為貼近統治核心的上流社會成員,根據禮樂傳統的教誨,日常若有足夠財力就會進行駕駛馬車、射擊弓箭等軍事訓練,在戰爭爆發之時便隨貴族出戰擔負軍役,他們主要的任務是擔任車兵與重裝步兵;這些國人士族出戰時也視家族出征的人數和裝備多寡而雇用傭兵或讓家丁隨行以協助戰鬥,是周代正規軍隊最主力的核心成員。

  而一般散居城外的農民與奴隸(野人),則附屬於貴族的領地裡,平時在井田上為諸侯耕作、戰時至多擔負雜役後勤之用,並無要求這些野人擔負軍役;之所以在周代禮制中限制野人參與軍役與政治事務,主要也是出於對於這些低層平民的蔑視和不信賴感。

  周代的武裝拓殖政策在前商遺民佔有的東部沿海獲得了極大成功,但是顯然在面對南方楚地的蠻族時就遭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困難。昭王時代曾發動過南渡長江的大遠征,最後卻以船難事故覆滅作為收場;最後對於南方的楚地採取了招撫冊封而非武力征服的方針,才成功將江南地方收入周國版圖。

  需要注意的是,周人始終未能有效控制他們透過戰爭得到的新領土,除了在華中與西歧的少數已開發省份以外,幾乎都是軍隊與國人龜縮在城池與堡壘中,而貴族采邑之間的夾縫就會流竄著盜匪與不法份子、至於距離更遠沒有築城駐軍的地區則充滿了富有敵意的鄰近諸國,需要朝廷以賄賂或聯姻來加以冊封攏絡。

  就在西周歷代國王致力於鎮壓東方叛亂與征服南方蠻族時,背後的西北邊疆卻出現了更加強而有力的新威脅。在周的威脅遠離後,獲得喘息空間的犬戎結合了時叛時服的邊界地方諸侯勢力,在武備鬆弛且不得諸侯人望的周幽王年間攻陷了鎬京,使得周國東遷雒邑,瓦解了原本就稱不上穩固的封建殖民體制,從此之後中原諸國邁入了春秋戰國的全新世紀。

春秋時代───戰爭藝術的曙光

  雖然西周的統治既不穩固也不完全,但就如同西亞民族彼此征伐競爭促成進步的背景,這個小而頑強的高傲王國以及其先進的政治思維,使得周邊的異國政權陸續加以仿傚學習,結果是使得周公式的禮樂制度和周代的封建軍制普及到中原各國。事實上這個善用軍事與外交手段結合的周王國,是中國歷史上許多短壽王朝的陰影下最長命的罕見政權(至少在名稱上)。

  雖然在周室東遷之後,最初不斷遭到鄰近的地方政權鄭國的羞辱與戰爭威脅,但這種現況很快就被來自過去周人東方殖民地的齊國所制止。齊國早期只是一個遠離周室統治範圍的邊境小國(嚴格地說來,齊本身就是周人所蔑稱的東夷),還苦於魯國等強大的傳統封國之鄰敵,但是在齊桓公在位時在名相管仲協助下展開了改革,這是第一個突破周禮下的政治與軍事規章的大膽嘗試。

  齊國其實擁有非常良好的發達條件,濱海的地理環境令齊國在商業上有著鹽貿易的巨大獲利,同時在食物的供給上也尚稱充足;為了短時間內能夠獲得大量成長,齊國採取了普遍減稅的措施,鼓勵小自耕農的土地開墾,並吸引了眾多鄰國人口移住往齊,從而確保了勞動力和兵力的來源。齊由於缺乏天然的礦山資源,因此透過各種手段來取得銅與鐵,包括以兵器作為罰款和關稅貨物等措施,以彌補其戰略資源的先天不足。

  雖然在經濟上有著充裕的基礎,但若是要以這種原始而脆弱的基盤支撐大規模軍事力的發展則是顯得很不明智的行為,於是齊國採取了(至少在中原)前所未有的措施:普查戶口,徵野人為兵。作為對野人交換權利義務的代價,齊國也默許了農民把田地轉讓、經營私人財產和小買賣的權利。

  齊國閱戶徵兵的結果,是得以在極低成本下擁有一支為數約三萬人的民兵武力(十五鄉出三萬人,以為三軍),這支數量龐大的民兵正是齊國日後得以成為諸侯盟主的有力外交籌碼。至於有人說齊開創了徵兵動員制、擴大常備軍的說法則是完全錯誤的;齊的民兵體制仍處於極其原始的等級,也沒有任何資料指出這些民兵所受之訓練是否有可能與士族組成的甲兵對戰而獲勝。

  雖然採取了嶄新的兵制,但齊的軍事戰術上仍非常傳統,不管是對抗魯、宋、蔡、楚、晉等國,多是短期的小規模低強度戰鬥後再談一談就決定了勝負(其中多半趁對手逢內亂與政變時,打著攘夷尊王與信守盟約等口號),所以齊的稱霸更多成分是建立在其外交戰略的靈活而非壓倒的軍事力,對齊而言,戰爭更加接近於一種貫徹政治目標的戰略手段而非主要目的。這也體現出了早期民兵體制下,軍隊不可能離鄉進行遠征戰鬥的限制,這些僅在農閒時經過短暫訓練的民兵在缺乏適當的戰術與武器補足下,僅只能以其本身的數量作為壓垮對手的優勢而已。

  繼齊之後躋入列強之位的其餘春秋五霸都未能有兵制或軍事上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沒有這些國家採取了齊制的資料記載,總體而言春秋時代的戰爭仍是以貴族車兵和士族甲兵為主力的小規模戰爭。幾則有趣的故事諸如宋襄公之仁、晉文公退避三舍等紀載也都體現出中原列強之間交戰,還是有著一套相當嚴格的戰爭規則主宰限制著當年的軍事手段。

  至於南方的楚與西方的秦這兩國,都是原本在周代被稱為「南蠻西戎」的邊境勢力,卻透過征服其周圍的弱小部落或是併吞周的小封國來增強勢力,透過掠奪與戰爭來補充其本身不足的人口和勞力,最終發展成有實力能進兵中原爭霸稱雄的列強之位。

  許多過去常見的春秋五霸勢力分怖圖,其實都沒有很準確地表現出當時各國的實際有效統治範圍;嚴格地說起來,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諸侯國領土不可能如同我們現代人所認知的「畫地為界」那樣,一條線切過去就把你的我的分清楚,實際上各國對於領土與權力的概念更多是根植於城邑而非對領土的索求,其領土範圍會更近似於一盤圍棋似的「點」而非完整的一塊「面」。就算是位處中原的宋、鄭等老牌諸侯國內也都有許多未開發的荒地,其統治的基礎也是以城邑中的國人為核心,並不會對城下的野人遷徙來去加以干涉。

  在春秋時代晚期,這種種周代殘留下來的制約變得更加薄弱,許多新的戰術思想與用兵方式開始有了巨大的變革───其中以遠離中原的南方邊境.吳國,所掘起的孫武,為這段期間最重要也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戰略家。

  孫武雖是齊國沒落貴族出身,但因戰亂逃難而遠離中原來到吳地避難,由於家境豐裕,遂在安定下來之後將其研究戰史的心得總結起來,創作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十三篇,這是相當簡單而有效的一系列戰略指導大原則。與大多數戰略家不同的是,孫武有機會透過實戰來親身驗證自身的理論可行性並加筆修正,由於友人伍子胥的推薦加上吳王闔閭的重用,孫武得以成為吳這個新興小國的武將之一。

  孫子兵法中有許多論述可以看得出來春秋時代戰爭的技術制約,由於當代的攻城技術尚未熟成,所以孫武極其排斥攻圍城邑要塞,強調高速機動、集中戰力、並推崇主動攻擊與野戰殲敵的會戰決勝主義。這種排斥攻城與重視野戰的戰略方針也影響了後世千年之久,對古代中國的攻勢用兵思想埋下極深的根基。

  另一個限制則可以從他強調掠奪敵軍物資的重要性看出,由於當時還沒有一套堪用的後勤補給體系,因此大軍要離城遠征是極其困難的事情,不得不依賴就地掠奪來確保部隊的給養來源。

  孫子思想中有個重要的突破是贊同用奇兵與詭道詐術,這在過往傳統的上古著作中是未曾出現過的思想;如同馬基維利的君王論,考慮到春秋末期的戰爭規則已經日益模糊化的情況,基於現實主義架構其軍事理論的孫武大膽提出了「破壞規則」的新競賽模式。於是在實戰中,諸如襲擊側翼、佯攻詐敗、散兵游擊等新戰術都被孫武所親身實踐,並在稍後的戰國時代中廣為各國名將效法利用。

  在遠離中原的南蠻之地激蕩誕生出全新的戰略思想後不久,發生了韓、趙、魏三家分晉的事件,強大的北方封國晉一夕之間支離瓦解,周禮制度與諸侯會盟等情形不再復見,建軍成為小國自保與大國稱雄的唯一手段,鄰近各國接下來迎來了劇烈變革的戰國時代。

(待續)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英國紳士的膽量-1942聖納澤特攻作戰

By 高仔
←美援英軍驅逐艦HMS Campbeltown
(歡迎至MDC第二論壇相關欄位參與討論)
  1940年法國戰敗之後,德國接收了法國境內大多數的軍港,作為潛艇與通商破壞艦的基地使用,大幅地增加了英國船團的損失。
  其中,位於諾曼第聖納澤港的船塢具備整修大型戰艦的機具設備,成為了德軍戰艦群可能轉移停泊的母港,進一步將會動搖瓦解整個大西洋上的船團護衛。為了解除這種危險狀況,英國動用無數轟炸機加以空襲,但在德軍戰鬥機部隊和防空砲的猛烈迎擊下,所有的空襲都慘遭失敗了。
  就算撇開這些,要徹底聖納澤港的機能需要大量的轟炸機進行密集持續的攻擊,要單憑一次襲擊就令它癱瘓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英國仍然不計一切代價欲將聖納澤摧毀,避免其為德軍所利用。於是英國特種突擊隊(Commandos)規劃了一次異想天開又大膽至極的作戰計畫:馬車行動(Operation Chariot)。

  作戰的概要是,由一個營600名的精銳突擊隊官兵乘坐在美援的舊式驅逐艦坎普頓號與其他十餘艘快艇上,而這艘1200噸的驅逐艦被塞滿了深水炸彈與引爆裝置,成為一個威力驚人的巨型移動炸藥,它將被突擊隊開向聖納澤、撞入港口水門,接著艦上官兵啟動船上的定時炸彈開關,跳下船殺進港口消滅德軍,並在岸上的乾塢設施與起重機安裝炸藥將之徹底摧毀。

  馬車行動在1942年3月28日的深夜展開,懸掛德國海軍偽裝成德軍艦艇準備入港的坎普頓號脫離皇家海軍護航,一邊應答通訊燈號但卻被德軍發現異常,於是暴露遭到岸炮射擊。

  於是突擊隊官兵將坎普頓號上的德軍旗降下升起皇家海軍大旗,加足馬力以20節速度一頭撞上了碼頭水門,其撞擊威力之大,使艦身扭曲變形並騎上碼頭12公尺深。

←騎上聖納澤碼頭的坎普頓號
  突擊隊員立刻點燃八小時後爆炸的定時炸彈,接著手持司登衝鋒槍與炸藥包跳下坎普頓號,與港口的德軍守備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餘小艇此時也趁著坎普頓號造成的混亂陸續於港口周圍登岸,在激烈戰鬥後英軍成功地摧毀了聖納澤大半的港灣岸基設施。

  然而殺進來容易撤出去難,早晨的陽光降臨大地,英國人登陸法國海岸的消息很快引來周圍德軍的戒備與增援,寡不敵眾的突擊隊員們在完成爆破工作後,開始朝碼頭與海灘方向集結撤退,並蒙受了慘重的死傷。

  約有三分之一的突擊隊員陣亡、三分之一在混戰中殿後而彈盡援絕被俘,最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成功撤退。擊退了英軍成功奪回碼頭的德軍,認為他們粉碎了英國人的瘋狂作戰,於是帶著好奇與迷惑的神情圍觀那艘騎上碼頭的老驅逐艦,並且派遣調查隊上船檢查。

  就在這時,坎普頓號船身內的定時炸藥走到了預定的引爆時間…

←爆破前約一小時,站在坎普頓號上檢查的德軍
  巨大的爆炸把整艘坎普頓號吹飛成無數碎片,聖納澤碼頭區周遭所有的東西都化為無有,同一時間有大約四百多名德軍被捲入爆炸而當場死亡。

  英國突擊隊陣亡168人,被俘214人,沉沒了八艘快艇,但付出如此慘重的傷亡後,總算成功的達成了使命---癱瘓了聖納澤軍港,它所受到的損害在數年內不可能修復。

  不過,德軍正是因為聖納澤失去了停泊戰艦的功能,而在稍後聯合海空軍,讓香霍斯特姐妹與歐根親王號上演了「海峽衝刺」的地獄犬作戰…這又是後話了。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線式戰術時代步騎兵種(二)騎兵

By 高仔
歡迎至MDC第二論壇相關欄位參加討論(並觀賞同人版配圖)
槍騎兵(Lancer、Uhlan)
←驍勇善戰的波蘭烏蘭槍騎兵(華沙大公國時期)
  從中世紀時代,波蘭就一直是個歐陸聞名的騎兵強國,縱使進入火藥時代,她的騎兵還是因為這種深厚的傳統而十分強悍,遠非其他新興後進國家能比擬的。
  受到蒙古西征的蹂躪之後,13世紀的波蘭貴族一方面對蒙古人低聲下氣,一方面又暗中學習蒙古式的馬術和戰法,將騎兵輕量化之後,成為了一種價格低廉、衝擊力依然強勁的槍騎兵,並用蒙古語中代表勇士之義的詞語「烏蘭」來命名這種新式輕槍騎兵。 波蘭人從17世紀起開始為他們的烏蘭騎兵加上了火槍,還有後來一直沿用到現代的斜盤帽「查布卡(Czapka)」,但卻保留了那挺從中世紀就未曾改變過的騎兵長槍;這使得烏蘭槍騎兵有著其他輕騎兵所無法造成的恐怖威力,就算是訓練最精良的步兵,只要被烏蘭槍騎撞上,也會被碾碎潰散。即使波蘭被普魯士與俄羅斯瓜分了,但是烏蘭騎兵的悍勇仍然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許多中東歐國家都彷效波蘭,編成各自的輕裝槍騎兵部隊。####



←由現今波蘭陸軍所贊助的「騎兵部隊」-波茲南市志願代表大隊重現了1939年波茲南第15烏蘭騎兵團的軍容。


↓現代的波蘭軍盤帽,折一角的造型是模仿過去查布卡帽










武裝騎警、騎馬憲兵(Gendarmerie)

←比利時皇家騎警,19世紀比利時武裝騎警之後繼者




  自古以來,如何防止戰場上的逃兵和敗壞軍紀的掠奪者,一直是讓所有軍事統帥感到頭痛的課題。特別是15~16世紀以後,隨著火槍的普及化與民族國家的誕生,國與國之間大規模的戰鬥變多了,但能保證忠誠度的貴族在軍隊中參與的比例也就隨之降低了,這使得戰鬥中士兵脫走逃亡成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於是某些國家開始編組一種專門用來追捕逃兵、維持後方補給線與交通線安全的警備用輕騎兵,這些騎兵擁有逮捕可疑份子甚至就地正法的權力,也肩負保護要人、將官在前線人身安全的任務,這種不直接與敵軍交戰,而是用來對內壓制和警戒的騎兵單位,就是現代騎警、憲兵、武裝警察、軍警察等半軍事單位的前身。
在今天的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都還保存有這種獨立在警察體制外的「國家憲兵」。


重騎兵、胸甲騎兵(Heavy Cavalaly、Cuirassier)

←法軍胸甲槍騎兵
  其實在中古世紀的末期,火槍與騎士同時存在的時代裡,還是存在著克倫威爾的鐵騎軍,或是華倫斯坦的大軍那樣的全身盔甲重裝騎兵部隊,只是因為性能與價格的交換比缺乏經濟效益,所以很快的就從17世紀以後的戰場上消失了蹤影。
不過、這並不代表騎兵就這樣沒落了───他們在戰場上衝鋒時發揮的震撼力仍然是無可取代的,配備長矛、身穿盔甲、頭戴鐵盔的騎兵高速奔馳而來的景象,光是如此就足以使步兵聞風而逃。不過,要如何在合理的價格和戰場上應有的生存率之間取捨,還是深深的令當時的軍人感到困擾。
到最後,成功地打進了槍砲時代的重裝騎兵,只留下了保護最重要部位的胸甲與頭盔,揮舞軍刀或刺劍砍殺敵軍,這也就是胸甲騎兵的來源。他們往往是騎兵之中的最精銳,與追擊殘敵的輕騎兵或是下馬槍擊的龍騎兵不同,胸甲騎兵的裝甲保護,意味著他們經常要在槍林彈雨中,向步兵難以攻克的敵軍陣地突擊,從正面把對手壓潰的艱難任務。





←18世紀槍炮盛行時的波蘭重裝翼騎兵

  波蘭人的重裝翼騎兵更加極端,他們身披精良盔甲,從頭武裝到腳,再披上豹皮虎皮,背後插上羽毛與金銀箔製成的華麗飾條,手持長槍來對敵軍進行衝鋒,其盔甲重量甚至勝過了中世紀的重裝騎士部隊,算是線式戰術時代裡一個反其道而行的逆流異類。
  附帶一提,雖然大多時候是裝飾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不過由於冶金技術的進步,18~19世紀時的胸甲騎兵所穿戴的盔甲,雖然看似單薄,不過確實可以抵擋當代步槍子彈的直擊。現代還有一些歐洲國家保有胸甲騎兵這種古老的部隊,在閱兵式上發揮它最後的殘光。




驍騎兵、匈牙利騎兵(Hussar)
←典型的19世紀初法國驍騎兵

  在騎士鼎盛與沒落的16世紀,正值鄂圖曼土耳其的全盛時期,許多歐洲國家都苦於急遽變化的新時代與新戰術,騎士們也急著尋找自身在這個價值觀與戰爭藝術全面顛覆的世紀裡,自己的新定位究竟在何方。
  此時有一群騎兵面對入侵南斯拉夫的蘇丹大軍打響了名號,那就是在東歐轉戰對抗伊斯蘭勢力的匈牙利騎兵。這些卸下了盔甲、揹負著火繩槍、腰佩軍刀、手執騎兵長矛的輕裝騎兵,成功地在歷次戰鬥中擊退了鄂圖曼帝國的侵略軍,在有口皆碑的情況下,歐洲各國都開始效法這種輕裝快速騎兵,來編成各自的驍騎兵部隊。







←普魯士著名的骷髏騎兵,是精銳的驍騎兵部隊(Empire:Total War特別版中的特殊單位)


  驍騎兵卸下了裝甲之後,靠著身披厚外套來保護自己,而且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勳和地位而裝飾地十分華麗,自認為是匈奴人後代的匈牙利兵很驕傲地稱呼這種厚外套為「阿提拉夾克(Attila Jacket)」,來表示他們繼承了曾經大鬧歐洲的遊牧民族武勇氣息,這種衣著風格也流傳到了那些模仿匈牙利人成立驍騎兵的國家去;不過為了耍帥再加上方便拔劍砍人,很多驍騎兵都只穿半邊外套,這種披著半邊外套的模樣,成為驍騎兵的一種特色。








←拿破侖戰爭時代的法軍驍騎兵(Hussar),他們披半件阿提拉外套的耍帥造型是最大的外觀特色。



  通常來說驍騎兵都是使用長矛與彎刀來衝殺追擊已經潰散的敵軍士兵,或是擔任偵查、警戒、前哨等輔助工作,這種輕裝騎兵並不像龍騎兵那樣精於槍戰,或像胸甲騎兵有著硬衝硬撞的本錢,因此必須要避免與敵軍步兵正面衝突。












龍騎兵(Dragooner)
←法國龍騎兵

  隨著時代的進步,騎兵這個兵種雖然受到了火槍的挑戰而失去了過往的戰場皇牌地位,但是同時也得到了一些火槍帶來的好處。在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新大陸時,他們就意外地發現到,讓騎兵在馬背上開槍能夠非常有效的驚嚇那些美洲原住民───即使實際上根本打不到東西也無所謂,至少騎兵不必再冒著生命危險來在敵陣前方正面衝鋒了。
  西班牙人稱呼這種火槍騎兵為「征服者」或是「火龍吐煙」,而後者則逐漸演變成了「龍騎兵」這樣的雅號。龍騎兵理所當然的並不是真的騎在龍上作戰,而是形容他們乘坐在馬上發射火槍,火藥煙霧瀰漫,有如龍在噴煙般的情景。
  但是歐洲人很快就發現到,在馬背上開槍其實根本打不到人,龍騎兵對付訓練精良的部隊效果不好,而且過長過重的前膛步槍也妨礙了龍騎兵裝填下一發子彈的可能性。


←帶著卡賓槍的龍騎兵

  於是,龍騎兵的戰術從17世紀初起發生了變化。把槍管鋸短,方便馬上裝填的卡賓槍(Carbine)很快取代了既有的步槍,不過為了準確度,龍騎兵還是會帶著卡賓槍跳下馬來開火,之後再上馬逃離,邊騎馬邊裝子彈;除此之外騎兵還會再配帶幾支小型的手槍(Pistol),這種小手槍能單手使用所以可在馬背上發射,讓騎兵在接近敵軍之前,從近距離拔槍射擊製造恐慌的武器。也有國家訓練發展能在馬上開槍的精銳部隊,並命名為馬槍隊(Carabiners)的,但實質上跟龍騎兵的性質差別不大。
  因此實際上龍騎兵應該視為一種「騎馬快速移動、跳下馬背戰鬥」的乘馬步兵才對,但倒也不是說他們就不能進行衝鋒───事實上,手持軍刀的龍騎兵也是極為可怕的冷兵器戰士,不僅僅是用來追擊敵軍而已,在必要時他們也能投入戰場正面對敵軍衝鋒,而且拜他們所攜帶的火槍之賜,戰史上也不乏龍騎兵衝鋒大破步兵方陣的紀錄。

獵騎兵(Chasseurs)
  法國陸軍在路易十五時代,為了補充七年戰爭中無數精良部隊的損失,所以急需一種現成的手段來快速補充他們的騎兵。於是在1779年,法國政府從貴族莊園的看守人、獵人、森林巡守員中募集槍法良好的人材,加以嚴格的馬術訓練,成為了一種特殊的精銳輕騎兵單位。
嚴格說來獵騎兵其實算是一種乘馬的輕步兵,某種意義上來說跟龍騎兵是很相似的,但是配備線膛槍這種精良武裝這點則賦予了獵騎兵格外不同的優勢:他們可以在所有騎兵火器的射程外輕鬆地狙擊對手,而不會遭受反擊。
  獵騎兵因此成為了戰場上最致命的騎兵殺手,他們移動的速度與最快的騎兵相當,武器射程又是尋常騎兵的三倍以上,因此可以輕易地挑戰並擊敗那些與他們同規模大小的敵軍騎兵部隊。這使得獵騎兵成為一種絕佳的斥候,他們不但可以消滅敵軍的偵查隊,而且幾乎確定自身不會有任何損害。
  普魯士人與奧地利人稍後也很快把他們國家裡的輕步兵或獵兵送上了馬背,在拿破崙戰爭中編成類似的部隊,但沒有一支獵騎兵能夠像拿皇時代運用的如此淋漓盡致。

(完)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日本TK-X新世代主力戰車

By Captain Picard
←日本在2008年公開的新一代TK-X主力戰車,其重量低於90式。
  在2004年9月,日本防衛廳宣布準備停止量產昂貴的90式戰車;而在此時,日本更新一代的TK-X戰車計畫也在進行。第一輛TK-X原型車於2002年開始製造,至2006年共完成三輛原型車。在2008年2月13日,位於神奈川縣的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TRDI)正式公開了TK-X第五批原型車的二號車。TRDI表示,TK-X預計最快可在平成22年度(2010年)開始服役,屆時將全面替換74式主力戰車,量產型的國產化程度將提高到98%。負責生產TK-X的廠家,仍是長年為日本陸自供應主力戰車的三菱重工相模原製造所。預定由TK-X取代的74式戰車是活躍於日本各處的主力車種,其戰鬥重量僅38噸;因此,TK-X戰車原始設計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就是在不縮減各項性能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體積重量,以適合日本全境的部署條件。####以往戰鬥重量達50噸90式戰車,是著眼於灘岸開闊地與可能登陸的蘇聯第一流主力戰車(如T-80)直接抗衡,因此包括戰鬥重量在內的主要技術指標都比照歐美先進戰車;然而,這也導致 90式重量相對偏高,只適部署於人煙稀少、以平原地形為主的北海道(這是日本國境內最適合遂行機械化作戰的地區),而在本州、四國、九州等人口稠密、都市化程度高的地區,就會被崎嶇的地形、狹窄且載重有限的道路橋樑所限制,大幅增加了戰略運輸的困擾。即便到了2000年代,日本陸上自衛隊最主要的主力戰車仍是戰鬥重量38噸的74式,而日本陸上自衛隊還配合74式的戰略運輸而開發了73式特大半聯結車;然而,73式特大半聯結車無法直接承載戰鬥重量50噸的90式戰車,必須將車體與砲塔拆開而分別輸送,大幅增加了90式戰略部署的困擾;雖然日本也為 90式開發了「特大搬運車」,但其數量也跟90式戰車一樣稀少,日本本州主要的相關後勤支援體系依舊是配合74式戰車的規格。因此,日本陸上自衛隊則希望 TK-X能在擁有足夠戰鬥能力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縮減體積重量,以利在本州、四國、九州等地部署,並相容於現行最為廣泛、為74式戰車所規劃的後勤輸送體系;而這種體積重量限制也是日本不考慮採用重量比90式還大得多的歐美M-1A2、豹二A6的原因。原本防衛廳也有一派主張繼續改良現有的90式就能滿足未來的需求,不急於發展新戰車,但考量到90式較老的原始設計與過大的體型,故最後仍決定進行全新架構的TK-X計畫。

  TK-X由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與三菱重工攜手開發。 相較於90式,TK-X的尺寸重量較為減少,戰鬥重量降至44噸,比90式低6噸。由於73式特大半聯結車的最大承載重量為40噸,因此理論上在拆除模組裝甲套件之後,TK-X就能直接開上73式半連結車進行道路運輸,故TK-X的戰略部署彈性與便利性比90式大大增加;而由於體積重量較低,TK-X咸信也能沿用現行為74式戰車規劃的廠站設施,而不需要整個重新設計。雖然TK-X的外觀仍與傳統構型的主力戰車相似,但使用了大量先進科技。動力方面,TK-X以一具日本國產四行程V8柴油機取代了原本90式上惡名昭彰的二行程渦輪增壓壓柴油機,功率為1200馬力,搭配一具自動變速箱,整體燃油效率較90式大幅提昇,最大路速估計在70km/hr以上;雖然TK-X的推重比由90式的30馬力/噸略降至27.27馬力/噸,但由於TK-X的發動機的發動機採電子控制單元,能增進運作效率,故整體機動性維持與90式相當的水平,靈活度則由於戰車體積重量的縮減而有所增加。為了盡可能縮減車體長度,TK-X刻意加高車尾發動機室的高度,利用垂直的空間來安裝發動機周邊裝備,盡量減少發動機包件佔用的水平面積。在諸多努力之下,TK-X的車體長度的確降低,承載系統只使用五對承載輪。必要時,TK-X能額外加裝一套發動機通氣管設備,使其能涉度2m深的水域。 TK-X完全採用精密複雜、效能較佳的主動式液壓承載系統,六對承載輪全部使用液壓承載,而不像90式為了降低成本而採用液壓/扭力桿複合懸吊系統;因此,TK-X的主動懸吊系統同時具備調整車體俯仰與側傾角度的功能(90式的液壓/扭力桿懸吊系統僅具備調整俯仰的能力),懸吊系統的控制電腦能根據車體行駛或開火時承受的應力,自動調整液氣壓阻尼來緩衝,不僅能增加越野能力,也能改善射擊時的精確度;車體俯仰則能增加主砲的射角(日本媒體推測TK-X的懸吊系統能增加主砲約20度仰角與10度俯角),能充分利用地物掩蔽,在障礙物後方大角度射擊,或在稜線上緣以最大俯角進行反斜面射擊;此外,TK-X恢復側傾能力,也比較能適應本州地區的崎嶇地形,在傾斜的地面仍維持砲耳軸的水平,這樣的運用思想與著重於平坦開闊地帶正面決戰的90式有著許多不同,反而是稍微「復古」地偏向74式的戰術想定;當然,TK-X的火力與防護力遠勝過74式,仍有在開闊地直接與敵方主力戰車對決的能力。為了便於駕駛,TK-X還設有車尾攝影機,使倒車作業更為便利。

  TK-X的車體與砲塔採用滾軋均質鋼甲製造,車頭正面上部加裝新型複合裝甲,砲塔外側加掛模組化裝甲,目前使用新型複合裝甲套件,強度據信與90式戰車的複合裝甲相當,但重量則只有後者的七成。從90式戰車的陶瓷/金屬複合裝甲開始,日本戰車工業的裝甲製造實力便使全球驚豔,而TK-X使用的日本國產複合裝甲,其內、外部各由厚度不等的高抗彈性滾軋均質鋼甲嘔成,中間的夾層包含部分非金屬材料與一層超高硬度鋼甲,使其能同時抵擋高爆穿甲彈噴流與翼穩拖殼穿甲彈的攻擊,防護效能據信優於英國查布漢複合裝甲。TK-X砲塔採用較為複雜的多面體傾斜造型,正面截面積較小,避彈能力優於單純平面垂直狀的90式;然而,緊湊的設計也使TK-X砲塔內人員活動空間與裝備安裝空間的減少,對於乘員長時間作戰能力以及後續升級改良能力都有一定影響。由外觀判斷,TK-X砲塔四周的模組裝甲外部設有掛載點,故推測能進一步加裝反應裝甲來強化防護能力;而有部分資料指出,TK-X必要時還可進一步追加重約4噸的裝甲模組,使其戰鬥重量達到48噸。以往90式戰車的設計被認為砲塔與砲塔環之間空隙過大,形成防護上的弱點,而TK-X則刻意縮小此一間距,並增加正面裝甲的厚度。根據美國戰車在伊拉克城鎮地區作戰的教訓,TK-X的車尾發動機艙也可加裝格柵裝甲,以降低從後方來襲的火箭彈的威力。TK-X車內具有由電腦管理系統控制的全車空調系統,能將人員艙的溫度控制在攝氏35度以內,並將電子裝備艙區的溫度控制在攝氏25度以內,有助於維持人員體能以及保障電子系統的運作狀況。TK-X\的底盤兩側設有側裙來保護承載系統,側裙下方還設有厚達1cm的橡膠板(車體兩側各有五塊),降低行駛時的飛塵,並減低敵方穿甲彈的破壞力。除了被動防護之外,TK-X也配備了主動防禦套件(DDS),車體的雷射感測器在接收到敵方雷射標定訊號之後,便立刻向乘員發出警告,並控制車上的煙幕彈發射器朝目標方向投擲煙幕彈,形成一道能隔絕紅外線訊號的煙幕,此外也控制車上的主動式紅外線干擾器對來襲方向發射編碼的脈衝訊號,以迷惑敵方反戰車飛彈系統的雷射導引裝置。


←展示側傾能力的TK-X。
  火力方面,TK-X配備一門日本自行開發的120mm 44倍徑滑膛砲,基本上與先前90式的120mm滑膛砲相同,砲塔尾艙內設有一具水平式自動裝彈機來供應主砲所需的彈藥。TK-X主砲的彈種除了傳統的翼穩脫殼穿甲彈、高爆穿甲彈、高爆榴彈之外,還能使用一種TRDI研發的程式化引信砲彈,其電子引信能在穿透三層牆壁之後才引爆彈頭,主要在城鎮戰中用來對付隱藏於工事後方或建築物內部的敵軍。部分日本媒體推測,日後量產型的TK-X可能會換裝威力更強大的德製120mm 55倍徑火砲,即豹二A6與南韓K-2戰車使用的同型主砲。TK-X戰鬥重量僅44噸,比起其他採用120mm戰車砲的主力戰車輕得多,這原本將造成主砲射擊時穩定性不佳的問題;但拜新型主動式液壓懸吊系統之賜,TK-X能在不降低主砲膛壓與威力的情況下,仍維持與50噸重的90式戰車相當的射擊穩定性。不過由於TK-X車體容積較小,因此日本許多相關資料都指出車上可能只儲存了35枚120mm砲彈,對持續作戰能力造成負面影響。次武裝方面TK-X原型車的砲盾左下方設有一挺74式7.62mm機槍,備彈12000發,而車長艙蓋左後方則設有一具M-2HB 12.7mm同軸機槍,備彈3200發;砲塔兩側的裝甲套件內部各整合有四管煙幕彈發射器,從側面完全看不出來,與DDS主動防禦套件連線、全自動控制,可投擲多頻譜煙幕彈以阻絕各式光電探測系統。以往90式將車長機槍置於車長與砲手艙蓋之間,希望能讓兩名組員共用,然而在實際應用上卻會嚴重妨礙機槍對兩側的射界,於是TK- X又將機槍改回在車長艙蓋處,以便於車長操作的效率。據說量產型TK-X可能以遙控武器站取代車頂的人操車長機槍,新的武器站可能同時裝備一挺7.62mm機槍與一門40mm榴彈機槍,不僅近距離火力壓制力大增,更能讓人員在車內安全地操作,而不必冒險探頭出車外,利於城鎮作戰。

  TK-X配備新力集團研發的先進指揮式觀測/射控系統,砲塔左側上方設有砲手光電瞄準儀,砲塔右側車長旋轉塔後方設有一具高起的全週界光電瞄準儀,其視野相當良好;這套新型觀測/射控系統具備電腦化的自動搜索與目標識別機能,可控制全週界的車長瞄準儀自動搜索並追蹤、分辨目標,找到目標後將砲塔轉向目標交由砲手進行瞄準與射擊作業,而車長席也擁有越權射擊裝置。射控電腦具有目標資訊整合、排序功能,能儲存七個由各感測器獲得的目標的資訊,進行綜合處理並依照威脅程度排出接戰順序;而射控系統中的彈道電腦則能根據目標距離、目標運動方向、車體傾斜角、橫風等資料,精確計算出射擊參數,並且自動將之輸入觀測系統/火砲的隨動穩定系統,故車長或砲手只將瞄準器的十字線對準目標,便能直接開火。TK-X使用控制精準且十分安全的全電力砲塔迴旋/砲身俯仰機構,並配合雙軸穩定系統,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行駛時對動態目標的第一發命中率號稱可達90%。拜先進的自動化射控系統之賜,TK-X的射擊反應時間比90式縮短20%,一分鐘內接戰目標數量也比90式增加50%。TK-X的自動追蹤與目標資料排序整合功能,使車長也能同時兼任砲手的瞄準與射擊工作,這使得TK-X具有將車上編制人員縮減為兩名的可能性:除了駕駛之外,砲塔內僅保留車長兼砲手,由自動追蹤系統全方位捕獲目標並整合其資訊,再交由車長進行瞄準、測距與開火,同時自動追蹤儀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如此只需一名操作人員就可以維持獵殲(Hunter/Killer)能力。然而,部分日本陸上自衛隊軍官對於這種先進的機能持保留態度,因為將追蹤工作完全交給電腦,可能會導致識別錯誤而誤擊友軍的悲劇,而過度自動化的系統(含裝填、瞄準)一旦失效,砲塔內唯一的一名人員將難以繼續有效地遂行接戰,所以還是傾向維持90式的雙人砲塔配置,就是保留車長與砲手兼預備裝填手。此外,TK-X也擁有類似美國M-1A2 SEP的先進戰場指管通情裝備,讓各車都能自動地即時交換數位化戰場資訊(包括我方戰車位置、敵軍位置與規模、目標資料、各車彈藥與燃油量狀況、車內各系統運作狀況等),並在車員席位的彩色顯示器上進行存取與操作,能大幅增加人員的戰場環境意識,並利於各級指揮單位的情報交換與動態掌握,或者便於讓後勤單位即時將所需的物資料件在指定時間內供應至指定地點,提高整體作戰效率;而以往的90式只裝備連/營級指揮管制系統,但也只能與上級單位之間進行資料傳輸,各車之間只有語音無線電通訊。為了降低研發與後勤成本,TK-X盡可能地大量應用現成商規組件。

  1990年代冷戰結束後,原本日本擔心蘇聯陸軍渡海登陸的威脅不再,也導致主力戰車在日本本土防務的重要性下降。在平成16年度(2004年)制訂的防衛計畫大綱中,日本打算將陸上自衛隊的主力戰車數量由900輛大砍至600輛左右,代之以更輕型、更具機動力與任務彈性的快速反應部隊編制,而新的計畫也包括開發搭載105mm戰車砲的八輪裝甲車來追隨時代潮流。依照新防衛大綱規定的600輛主力戰車數量,由於陸上自衛隊已經擁有將近340輛的90式,未來TK-X的總產量估計約為300至400輛左右(目前日方消息是380輛)。TK-X也承襲了日本國產武器偏高的價格,研發期間耗費了484億日圓,未來估計每輛造價也將達到7億日圓(650萬美元)之譜,雖然比90式顛峰時超過800萬美元的單價略低,但仍屬高檔;未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乃至於讓造價因通貨膨脹而繼續飆升,TK-X難保不重蹈90式戰車因過於昂貴而使產量大減的命運。